中科院Nature发表微生物研究新成果 - 中科院Nature发表微生物研究新成果 - 北京普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formation

中科院Nature发表微生物研究新成果

编 辑推荐: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细胞壁成分脂多糖被传递并插入到细菌外膜中的分子结

构机制,相关论文“Structural basis for lipopolysaccharide insertion in the bacterial outer membrane”发表在6月18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生

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细胞壁成分脂多糖被传递并插入到细菌外膜中的分子结构机制,相关论文“Structural

basis for lipopolysaccharide insertion in the bacterial outer membrane”发表在6月18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论文

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黄亿华(Yihua Huang)研究员,其主要从事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膜蛋白的生成与蛋白质跨膜转运机理;及

生物膜的生成。 在革兰氏阴性菌的表层,有由肽葡聚糖形成的细胞壁,在壁的外面,又有由蛋白质、磷脂质、脂多糖形成的膜层,与里面的细胞质膜相对应,特称

此层为细菌外膜。 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的特有结构,外膜像一个双轨道结构,为两个电子致密层夹一个透明层,状似细胞膜,但在生化上又不同于细胞膜。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的独有组成成分,结构较复杂,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3部分组成。类脂A是革兰氏阴性菌致

病性内毒素 的物质基础。LPS的结构变化决定了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与磷壁酸相似,LPS具有吸附Mg,Ca等阳离子提高这些离子在细胞表面

浓 度的作用。 此外,细菌外膜的LPS层赋予了革兰氏阴性菌强有力的屏障对抗抗生素一类的有毒化合物进入细胞,使得细菌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LPS还是先

天免疫反应 的强有力的激活剂,作为保守性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为先天免疫受体所识别。鉴于这些重要的功能,LPS无疑多于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至关

重要, 能够干扰它的生物信号通路将为开发出对抗致病菌的新型抗生素提供极好的机会(延伸阅读:Nature揪出超级耐药菌的软肋)。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在细菌中,是借助于7个必不可少的脂多糖转运(Lpt)蛋白来将LPS从内膜通过胞质送至表面。在7个Lpt蛋白中,LptD-LptE复合物负责将 LPS插入到外膜的外部小

叶(external leaflet)中。然而,目前对于LPS插入外膜及装配的精确机制仍不是很清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称获得了来自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分辨率为2.4埃的110KD LptD–LptE膜蛋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这一结构揭示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两蛋白“插头与桶”( plug-and-barrel)的结构,

LptE嵌入到了LptD形成的由26股β折叠围成的β桶状(β-barrel)结构中。重要的是,两个脯氨酸 残基使得头两个β折叠的二级结构扭曲,减弱了它们与邻近β折

叠的相互作用,在桶壁上生成了一个潜在的入口,使得LPS能够侧向扩散到外膜。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了解到细菌将防御屏障的重要元件脂多糖运送到外膜

上的机制,为开发出靶向细菌外膜的新抗生素策略开启了大门。 (生物通:何嫱)